儿童心理学,父母的心态:做孩子的知心朋友,

  • A+

父母需要懂的儿童心理学

父母的心态:做孩子的知心朋友

心理学家认为,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具备三种心理状态:父母心态、成人心态、儿童心态。

每一种心理状态都有各自的特点:

家长以父母心态对待孩子,孩子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,但在这种心态下,父母容易摆出家长的架子,让孩子反感。

家长以成人心态对待孩子,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、形成优秀的性格,但有时家长的这种心态会使孩子感觉到太过严厉,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乐趣。

家长用儿童心态教育孩子,孩子会感觉到很舒服,也很快乐,如果运用得当,家长的这种心态将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
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,大多数的家长都习惯用父母心态和成人心态来教育孩子。例如,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,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。又如,在孩子的生活中,父母以决策者和管理者自居;在孩子的学习中,父母又充当了孩子学习的发动者、督促者、激励者和评定者的角色。

然而,却极少有家长以儿童心态自居,因为大多数的家长认为,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嬉皮笑脸的,会使自己丧失做家长的权威性,会引起孩子的不合作行为。

其实,这是家长对儿童心态的一种误解。用儿童心态去教育孩子,并不是说整天对孩子嬉皮笑脸,而是指家长要怀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去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。

例如,家长可以暂时放弃成人和父母的角色,和孩子一起游戏、一起玩耍,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;又如,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听孩子倾诉心事,分享孩子的快乐,让孩子把自己当作知心朋友……

179

一位家长在教子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:

一天,我5岁的儿子在客厅里玩时,不小心把一只刚买不久的花瓶打碎了。我刚想对孩子发火,但看到儿子那吓坏的样子,我的心更疼。于是,我不但没有发脾气,还安慰孩子:“没关系,妈妈小时候也有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,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。”听我这样说,孩子的表情由惊恐变为惊奇,最后竟然哭着扑到我怀里。

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天,我带孩子出去玩,出门后我问孩子,你想吃什么零食,妈妈去给你买。儿子的回答让我着实感动了很久,他说:“妈妈,我什么零食也不吃,你把买零食的钱攒着买个新花瓶吧!”

这时,我暗自庆幸,庆幸孩子打碎花瓶那天,我没有冲孩子发脾气,并且运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。

其实,家长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,孩子做错事,批评和惩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,更没有考虑到这种教育方式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。

在这方面,上述事例中的那位家长做得十分到位,看到孩子把花瓶打碎,她不但没有惩罚孩子,还去安慰孩子。其实,这位家长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效应——自己人效应,即家长用自己小时候的相同经历,把孩子与自己视为一体,缩短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,使孩子把自己当作“自己人”,当成知心朋友。这样孩子很容易就会接受家长的教育,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了。利用自己人效应,让孩子把家长当成“自己人”,是家长与孩子做朋友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
所以,要想轻松对孩子进行教育,家长就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“自己人”,当作知心朋友。这样,在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前提下,教育就变成很简单的事情了。

那么,家长如何让孩子把自己当成“自己人”呢?家长如何才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呢?

父母需要懂的儿童心理——父母的心态:做孩子的知心朋友。

weinxin
我的微信
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

发表评论

目前评论: